校企合作网欢迎您
入库院校
1567所
毕业生
286553人
入库企业
3027家
需求岗位
216291个
今天是:

院校资源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资源库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性质: 公办
办学层次: 大专院校
在校人数: 10000以上
学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羊马城永和大道

学校简介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而兴。68年来,恪守”禹脉传承、厚德励志”校训,培养了以原水利厅厅长彭述明、全国劳动模范朱蓬成、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兴奎教授等优秀校友为代表的近二十万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力量,占据四川水利系统职工半壁江山,为我国,特别是四川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占地905.8余亩,建有羊马、都江堰、清江和双合四个校区, 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藏书量30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 ,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资产总值8亿余元。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生1万余人,招生专业42个,涵盖水利、水电、水产、建筑、测绘、信息、资源环境等行业。学校现有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水利部优质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在线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3门,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部,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7部。作为主要单位参加《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4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在职教职工712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8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3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2人、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水利技术能手1人、四川工匠2人、四川省技术能手2人、全国水利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2人、职教新星2人。68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68载春华秋实、薪火相传。50年代,自力更生建校舍; 60年代,坚守工地一-线育人才;70年代,师生齐心建设黑龙滩水库,发展校办工厂;80年代,创建国家级重点中专;90年代,自建教学科研电站、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2008年"5.1 ”汶川地震学校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走过了震后最为艰难的岁月。2011年 ,羊马新校区全面落成并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自2003年起连续多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先后获得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直机关共产党员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成功建成全国水利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职院校和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荣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和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兴蜀党支部成功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办学实力一跃进入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和四川省职业院校先进行列。

近年来,学校实施“开放办学”, 先后与坦桑尼亚水利学院等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突出产教融合的主线,先后组建了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和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以都江堰老校区毗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地域优势新组建李冰继续教育学院服务继续教育和行业在职培训,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国际电工学院,为 “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建筑工程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中国安能集团和西部十省区水利、电力、勘察测绘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四川水利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学校将不断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改革创新、巩固成果、转型发展、提升质量”的工作方针,笃定“敬水修身、博学兼善”办学理念,坚持“依托水利、服务社会、立足四川、走向世界”办学定位,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做精内涵发展,做实校企合作,做足教育培训,做强职教品牌,做大社会服务,努力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高职院校,不断续写四川水利水电行业“人才摇篮”新的辉煌,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合作模式

毕业生实习、见习、就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产学研合作校校合作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1+X证书、学历提升合作生活设施、教学(电子)设备、图书教材等解决方案合作课程开发、专业共建及二级产业学院设立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教融合联合体出国留学、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其它方式

院校安置或实习情况

专业名称 安置或实习人数 男女比例 安置或实习时间
见院校简介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