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网欢迎您
入库院校
1567所
毕业生
286553人
入库企业
3027家
需求岗位
216291个
今天是: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政策解读


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

[ 发布时间:2020-07-28 | 浏览:7685次 ]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市委、市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现将《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2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准确把握基本内容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全省干部群众。紧扣学懂弄通做实要求,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开展常态化学习宣传,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2.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厚历史底蕴、多方面显著优势、丰富实践成果,特别是要结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精心设计载体,强化互动参与,注重实践历练,引导干部群众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3.深入开展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项要求,开展国情省情研讨,举办教育讲座,编写教育读本,组织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不断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巨大热情。落实省级领导到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做好形势政策宣传宣讲。


4.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聚焦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延安、照金、马栏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干部群众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宣传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引导三秦儿女投身新实践、创造新业绩、干出新成就。


5.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依托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组织开展党史研究,加强陕西党史的整理、挖掘,推出系列成果。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担当实干、砥砺奋进。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周礼、秦汉、盛唐等历史文化研究。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充分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思想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7.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设立延安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推出更多有理论深度、有现实意义的高质量成果。制定新时代延安精神教育培训规划,编撰面向党校、干部学院的学习读本。组织延安精神研讨交流活动,办好延安精神流动讲坛,深化延安精神学习、宣传和推广,让延安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8.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好用好黄帝陵文化园区,持续办好全球华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爱国热情。开展港澳台海外青年丝路行等活动,增进广大同胞心灵契合、互信认同。深入开展祖国统一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加强党的民族工作宣传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好在陕少数民族群众和学生服务管理工作,培养选树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9.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广泛开展军事主题展览等活动。加强国防人才预备班建设。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二、聚焦青少年、面向全体人民


10.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学,融入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挖掘各类学科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突出育人导向。针对不同年龄、学段特征,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涵、适合网络传播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微课、微视频,推出一批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高质量教辅读物。


11.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课重要内容,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的错误言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爱国主义故事、先进典型事迹等鲜活素材的思政课案例库,重点打造一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和思政慕课。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我和祖国共成长”等主题活动。发挥校史校训校歌校风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2.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创优行动。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退出制度,创新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行思政课教师特聘制度,让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先进人物、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企业家等走进校园,宣讲创新创业、拼搏进取、成长成才的实践经验,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3.推出爱国主义优秀出版物。制定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建立精品图书选题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推出一批适应青少年兴趣特点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读物。积极推荐爱国主义主题出版物,通过全民阅读、图书评价、心得交流、读书演讲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熏陶。鼓励和引导全省数字文化企业推出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短视频等,提升爱国主义题材新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4.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实践课程,融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增强劳动观念,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师生围绕“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定报国志向、历练本领能力。


15.在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大力弘扬“西迁精神”,组织开展“西迁精神进校园”活动,引导广大知识分子深入理解“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把爱国奋斗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国情研修班、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打造“爱国奋斗论坛”品牌,组织编撰西迁读本,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广大知识分子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决策咨询、指导服务,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爱国追求。


16.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情怀。深入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增强道德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交流互鉴,引导人们包括在陕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增强对国家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丰富载体平台


17.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定期调整和命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机制。加强和改进陈列布展工作,突出内容建设,树立鲜明导向,以精品陈列提升教育功能。策划拍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短片、革命人物纪录片、经典故事微视频。进一步完善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和保障机制。鼓励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资助资金。依托军地资源,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作用发挥明显的国防教育基地。


18.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制度规范当中。全面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厚德陕西”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积极开展培育好家风好家教活动,引导人们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


19.注重运用礼仪礼节。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组织开展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规范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和国歌奏唱。广泛组织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国庆期间,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升挂国旗。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定时在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倡导居民家庭、沿街商店、学校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等,按要求在适当位置悬挂国旗,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20.发挥重要纪念日涵育功能。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积极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活动。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国际护士节和五四青年节、教师节、记者节、医师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1.彰显文物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碑林博物馆等,打造“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不断增强人们主体体验,增加历史情感共鸣。编制陕西省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主体功能区,充分展现长城、长征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激发三秦儿女的爱国情怀。


22.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依托陕西丰富的革命遗址,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针对不同受众推出精品线路,让人们感受红色文化、追忆红色经典、接受红色教育。加强对红色景区、场馆讲解员、导游员等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进一步规范解说演讲活动。组织开展全省红色景区讲解员、导游员业务大赛,全面提升讲好红色经典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创新红色景区、场馆场景设计,充分利用声光电、虚拟情景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参与性、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23.运用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利用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挖掘秦岭文化内涵,展示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央水塔的价值,激发人们保护秦岭、热爱秦岭的热情。深入发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学工程、“三线建设”工业遗迹等,打造一批展现新时代陕西风采的主题教育基地。


四、营造浓厚氛围


24.加强媒体宣传。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利用重要版面、时段和频率,推出有深度、有温度的鲜活报道。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注重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开展生动活泼网上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落实“千媒万屏”计划,制作刊播爱国主义优秀公益广告作品。


25.做好先进典型宣传。结合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三秦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三秦工匠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活动,讲述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创办“三秦楷模发布厅”,推出先进人物,展示他们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健全“三秦楷模”和道德模范礼遇帮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典型、关爱典型的鲜明导向。


26.强化文艺熏陶。把爱国主义纳入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爱国主义优秀作品创作生产。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影视剧、舞台剧、歌曲等艺术创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文学陕军”、“西部影视”等品牌作用,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挖掘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展示陕西特点的爱国主义精品力作。


27.倡导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通过“国风秦韵”、“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等品牌,推动陕西文化走出去。持续推进陕西新形象建构与传播,积极培养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依托丝博会暨西洽会、丝路万里行、中欧班列长安号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文交流、文明对话。


28.加强制度和法治保障。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个方面,体现到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度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建设普法线上平台,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严格执法司法、推进依法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对不尊重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对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对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设施,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等,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严惩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五、加强组织领导


29.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夯实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对标对表,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


30.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凝聚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科协、残联、侨联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


31.注重教育成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有针对性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化。综合运用学习交流、理论研讨、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开展督促检查,不断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杜绝铺张浪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