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网欢迎您
入库院校
1567所
毕业生
286553人
入库企业
3027家
需求岗位
216291个
今天是:

院校合作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合作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

[ 项目单位名称: | 发布时间:2020-04-14 | 浏览:82216次 ]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近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设有17个学院(部),52个本科招生专业,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设有创业管理处,负责学校创业发展规划、创业政策制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服务;无形资产管理,审核科技成果许可转让与作价投资;经营性资产管理,对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监督考核;指导监督现代农林科技园(德清园区)建设和管理。近年来,通过全校的努力,在校企合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高级经理人”(虹越花卉班)

浙江农林大学与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高级经理人”(虹越花卉班)协同育人项目。通过与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实训基地,将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体直营门店引入校园内,基地占地近20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万元,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经营管理实战训练平台。2015年和2016年 “高级经理人”(虹越花卉班)项目分别面向全校招生,两期共11个专业58位同学加入了本项目。


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1.一个平台两方支撑三条路径。“一个平台”是指学校通过与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实训基地,将公司的实体直营门店引入校园内,将门店业务进行分块,由门店员工直接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由学生直接参与门店相关业务的学习和训练,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经营管理实战训练平台。“两方支撑”是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构成了人才培养的两个支撑点。学校通过制定专门的项目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通识基础课教育和跨多学科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专业课程,为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支撑。而企业则发挥其实务优势,对学生进行门店经营管理、营销策划、财务分析、电商平台运作、大型展会、暑期顶岗实习等全方面实践实训,锻炼学生的处理现实问题的动手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战能力,为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践支撑。“三条路径”主要是指校企双方师资理论指导、一对一实践指导、企业项目团队训练。


2.培养过程中实现“一二三课堂”联动。学生通过第一课堂自主选课,除完成本专业所要求的通识必修和专业核心必修课外,其它可以自主选择包括园艺花卉类、经济管理类、美学类、艺术类等本班特色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在校内参加企业培训专题,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等第二课堂的训练,完成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战训练。此外,学生还将通过参加企业举行的大型展会、产品推广、社会调研以及暑期顶岗实习等相关社会活动以及参加由企业家和学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学研团队深入企业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等第三课堂,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全校一二三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本项目与学校合作的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园艺花卉植物种植栽培、贮藏加工、相关设备器具设计制造加工、园艺花卉产品营销等一二三产业,我校一二三产业相关的各专业如园艺花卉专业、林学专业、园林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项目渠道,深入企业相关领域进行实践实习和实战训练,从而达到我校一二三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这必将促进我校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和探索,学生参与踊跃,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顺利,项目已基本形成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师资、课程、实习实训等相关资源条件已比较齐备,项目整体推进顺利。已有贵州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高校领导专程来校考察学习,并在去年省教育厅的教学巡查中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同时受到《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绿色时报》、《青年时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十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二、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创建了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负责做好教学实习和毕业班实习的组织安排,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为学生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提供场所、设备等,并挑选优秀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积极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基地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基地采取了七项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运行机制。成立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小组,同时接受学校、省粮食局等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二是建立实践教学创新机制。充分利用“课程短期实习+专业学期实习+专业毕业实习”等环节,探讨建立多频次、全程实践参与式的高效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三是建立校企双赢机制。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学校和合作企业双方共同的财富, 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加大学校、学院在基地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合理降低合作企业的经济负担。四是建议反馈机制。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应不断学习丰富自身,及时收集基地内创新实践人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并根据情况进行改进。五是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创新实践团队及个人的项目设计开发、基础设施使用等实践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对实践育人基地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六是交流合作体制。与其他高校及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收集有关行业及政策信息,不断引入可用资源,丰富实践育人基地的服务与资源平台,完善基地内部体制。七是实践人才培养机制。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赛事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意识,以实践育人组织促进创意交流分享,以培训体系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以实践基地增长创新实践经验,促进了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工作,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成效


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承担单位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每年按时向教务处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学校教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保障基地建设水平。主要参与单位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按时向浙江省粮食局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接受浙江省粮食局的检查和监督,保障基地建设水平。经费主要由企业筹集,学校给予一定支持。基地已于前期进行了基地实验室、教学场所、宿舍、食堂等方面的改建和扩建,先后投入经费1440万元,预期总投入4807万元,可完成基地的第一期工作。


三、共建联合实验室

为了充分发挥双方各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化推广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农村污水、乡镇污水、城镇污水、河道治理开展基础研究,为我国污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运行参考,经过三年左右的建设,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双良商达环保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建设“浙江农林大学—双良商达”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学校提供联合实验室办公和研发所需200 平方米室内场地、300平方米室外场地;在人员力量、仪器设备、科研平台等方面为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启动及发展保障。双良商达向学校一次性捐赠50万元联合实验室专向建设经费;协议期内每年向农林大学提供1万元奖学金;不定期委托农林大学科研课题;提供农林大学学生实训、实习、见习便利条件等方式推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联合实验室可申报和承接国家、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一定的工作经费。可通过对外开展信息服务、工程设计和承包、成果转让、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工作,按市场经济规律获取相应的服务经费。


设立专门的联系渠道,学校委托姚芳老师作为具体联系人,双良商达委托崔明虎作为具体联系人,联系责任明确到人。


校企合作创新点


根据单位特点,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组织管理优势,达到优势互补。以项目为纽带,通过签订多方共同开发合作协议,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同当,形成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在项目合作方面,学校重点追求知识、技术传播推广和专业人才培养,要乐于把更好的技术分享给企业,把更多的利益让利给企业。


四、共建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

为达成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吸引企业资金参与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培养畜牧兽医事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主要合作目标,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安卡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具体内容有: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浙江农林大学无偿捐赠人民币陆万元,设立青莲奖学金。鼓励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成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立志服务于畜牧兽医事业。企业聘任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担任企业顾问和项目总负责人,依托企业成功申请了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合同经费1500万元);校企合作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农林大学设立惠嘉奖学金,向浙江农林大学捐赠人民币拾伍万元,用于资助学校建设“惠嘉产学研基地”。企业聘任我校教授担任其控股公司法人代表,并成功申报了浙江人创业千人计划;临安卡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向浙江农林大学捐赠壹佰万元,用于资助学校建设“动物科技学院创业实验室”工程项目。


校企合作基地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学校与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奖学金捐赠的方式推进项目合作,与临安卡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联合实验室为纽带开展校企合作。双方互相聘请对方人员担任创业导师或顾问,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攻关、继续教育或校企双方共同认可的合作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合作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企业群校企合作”的“群对群”合作模式,即以学科的专业群面对相关的企业集群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该模式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将产学研合作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3年以来,浙江农林大学以畜牧和兽医学科为主体,构成学科专业群,与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和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集群联合形成教育联盟,共建“动科类人才孵化基地”。这种“集群协同”的合作模式,搭建了高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协作平台,探索和完善了校企互利、相互渗透的长效合作平台。